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为什么我得到的爱,总不是我想要的?”(2)

接上篇...

 

一个真正能够爱他人的人,是丝毫不会怀疑他人也会爱自己的。反之,一个认为不会有任何人爱自己的人,也不会给予任何人真正的爱。而这正是他们自己无力去爱他人的表现。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故事:

 

一个女孩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会有男生喜欢自己。当一个帅气又优秀的男生向她表达爱意的时候,女孩就会怀疑:“他莫不是跟别人在玩真心话大冒险吧?他怎么可能会喜欢我?!”在女孩的眼里,男生的举动甚至被看作是对其的取笑和玩弄,因为她无法想象这样一个男生会真的爱上自己。

 

一个人收到伴侣或朋友的礼物,*反应是:“他为什么要送我礼物?是不是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情?还是有什么事情有求与我?”总之,表达爱的礼物并不能给其带来惊喜和愉悦感,反而会引发她的怀疑,以及由于一系列无法确定动机的焦虑。

 

如果他们真的觉得被一个人爱上时,内心也会被激发出一种屈辱感。这种感觉就像是,如果接受这份爱,自己就要永远谦卑、就要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隐忍下去。这是他们潜意识中因为担心陷入爱中就会失去本来就脆弱不堪的自我,而产生的巨大恐惧。就像一个口渴难耐的人,好不容易找到一点水,却又害怕水有毒而不敢喝。

 

所以,对这些认为自己得不到爱的人而言,更可悲的事情还在于:即便他们有一天获得了他人真正的爱,他们也无法让自己享受这份爱。

 

于是,又形成了另一层爱的死循环:因为无力去爱,所以得到爱,也不会爱。


3.
解下枷锁走出牢笼打破爱的死循环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发现,那些得不到爱的人,正是他们为自己带上了枷锁、筑起了牢笼,将自己囚禁于无法爱、也得不到爱、与爱绝缘的境地。

 

我们无意揭示造成无爱境地的恰恰是他们自己这一真相。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们都或曾经历过缺乏真正温暖和爱的早年,渺小、无力、被抛弃、被威胁、被贬低的感觉从那个时刻起就深深地伴随着他们。而在那个时候,他们并没有力量去整合驾驭这些负面的体验。


我们要看清,在这种充满孤独、无力、焦虑的包围之下,在他们的眼里,自己是不被关心、不被爱以及被忽略的,于是寻求安全感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头号任务。也正是由于他们拼尽全力地采取文中所描述的这些寻找爱的手段缓解焦虑、寻求安全感,才得以让他们活下来。

 

只是如今,那些曾经保护他们的手段已不合时宜,变为了束缚、囚禁自己的枷锁和牢笼。只有当我们越是能够搞清楚,自己是如何给自己带上枷锁、筑起牢笼的,也就越是有可能去改变这种局面。

 

打破爱的死循环或许并不容易,这需要我们在看清以上种种之后,去在日常的关系中不断保持觉察,尝试做出不同于以往的选择。我们也需要让自己冒一点险,去学着对这个世界少一点敌意、多一点信任。

 

愿我们都能够慢慢解下枷锁、走出牢笼,大胆的去爱与被爱,打破这爱的死循环。

------分隔线----------------------------